青草热久免费精品视频_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_国产成人黄色_91成人精品视频

院務動態
您的當前位置是:首頁
>>院務動態>>媒體聚焦
媒體聚焦
【媒體專版】全民行動起來,防癌抗癌助力健康中國
時間:2021-04-15 09:26:56    來源:    瀏覽:

今天是“中國抗癌日”。今年的4月15日-21日也是第27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。宣傳周主題為“點亮抗癌之路,助力健康中國”。

“腫瘤防治宣傳周的目標是守護人民生命健康,現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但不少領域的健康理念更新卻相對落后,怎么防癌、抗癌應該是一項全民掌握的科學素質。”在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來臨之際,鄞州二院黨委書記、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翁國斌主任醫師呼吁,防治腫瘤,不僅需要有效的疾病控制措施和提高醫療、康復專業技術,更需要廣大市民覺醒防癌意識并有效行動起來,真正形成“防-篩-診-治-康”的大健康服務模式。

據不完全統計,鄞州區2020年共有4699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,有1620人因腫瘤死亡。其中,排前五位的腫瘤分別是氣管、支氣管、肺癌,甲狀腺癌,胃癌,乳腺癌和結腸癌。此外,前列腺癌、腎臟腫瘤等男性生殖癌癥也有高發的趨勢。但醫護人員在日常的腫瘤篩查工作中發現,廣大市民對癌癥的認知還存在很多誤區,主動防癌意識不高,腫瘤防治的宣教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。

翁國斌說,腫瘤雖可防可治,但早篩、早診、早治是必要前提。癌癥的發生除了遺傳因素,還與吸煙、過度飲酒、不健康飲食習慣、超重和肥胖、職業和環境致癌暴露等密切相關,需要市民更加愛護自己。

飲食得當可防肺癌、食管癌

“肺癌為什么檢出率最高?”鄞州二院胸心外科主任岑浩鋒介紹,早期肺癌沒有特異性癥狀,胸部CT等體檢方式的普及為早期肺癌病人帶去了福音,現在醫院每年肺癌病人手術量以1/3的速度在增長。

在岑浩鋒看來,除了家族性腫瘤史等基因影響,肺癌、食道癌很大概率是“吃”出來的疾病——肺癌患者愛吸煙,食道癌患者愛喝烈酒、愛“趁熱吃”。此外,寧波人最愛的雪菜、咸蟹等腌制食品,也容易造成“病從口入”的后果。他建議市民飲食上要戒煙戒酒,少吃或不吃油炸物、腌制食物、刺激性食物,多吃些含維生素豐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。

在早期肺癌治療上,岑浩鋒表示胸腔鏡微創手術已發展到當前的“科技極致”——只需要開一個4CM的單孔,由醫生對肺段施行肺癌根治術,出血量控制在20ML,患者不僅創傷小,愈后效果也理想。但晚期肺癌患者往往只能接受綜合治療,失去完全治愈的可能。

岑浩鋒還提示早期食道癌可以通過胃鏡檢出,在消化內鏡下進行粘膜剝離。但等待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療方式只能是“開膛破肚”的大手術。這些病人需要用胃組織和大腸代替食道,不僅創傷較大,生活質量也相應下降。因此對于局部晚期的食道癌患者,鄞州二院往往會采用先化放療或者免疫加化療等新輔助治療,等腫瘤得到控制后再進行手術,把患者的創傷降至最低。目前該院實施的免疫治療成功率接近100%。

“不當的飲食習慣會反復損傷食管里面的粘膜,會增加患上食管癌的風險。”岑浩鋒特別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,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有遺傳史的高危人群,還應定期檢查、隨訪。

胃癌是鄞州腫瘤患者“第一殺手“

與檢出率高的肺癌相比,檢出率排第三位的胃癌在鄞州的死亡率卻排在第一位,令人份外驚心。

“原因在于胃癌早期大多沒有癥狀,多數患者發現時往往已是中晚期,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。”鄞州二院消化內科主任洪捷敏告訴記者,只要發現早,胃癌并不難治。但日本早期胃癌的檢出率45-79%,中國只有7.5%,鄞州區經過多年的努力,早期胃癌的檢出率已提升到接近40%,但依然有一半以上的患者發現已是中晚期,令人倍感無奈。

近五六年里,鄞州區內二三十歲的年輕胃癌患者正在增加,不良的生活習慣、過多攝入腌制食品是主要病因。此外,幽門螺桿菌也是胃癌的罪魁禍首之一,其發現和治療非常簡單:胃鏡活檢和碳13、碳14吹氣均可以發現,一般四聯藥物兩周療法大多能“一殺了之”。

鄞州二院消化內科的數據表明,每年完成的3萬多例胃腸鏡篩查,癌癥發現率達1%以上。那些被及時發現的早期癌,在內鏡微創技術下,不但能保全消化道的結構和功能,而且治療費用也相對較少,并不會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。如果是較早的進展期胃腸癌,可以采用腹腔鏡手術的方式,既能根治,又減少了病痛,術后1周即能出院。

如何防治消化道癌癥?鄞州二院副院級調研員、普外科學科帶頭人洪曉明主任醫師建議40歲以上人群最好能做一次胃鏡檢查,50歲以上最好能做一次腸鏡檢查。特別是有結直腸息肉、有腹瀉便秘便血病史、結腸癌家族史的人,最好定期做腸鏡篩查。而對于胰腺、肝臟的普外科腫瘤預防,洪曉明認為措施更為簡單,戒煙戒酒,積極治療乙肝丙肝等肝臟疾病,防止肝硬化,每年定期做一下B超等檢查即可。

微創手術也是鄞州二院普外科的強項,腹腔鏡胃癌根治術、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、腹腔鏡肝葉切除術、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、腹腔鏡保留脾臟胰體尾切除術等重大微創手術走在省市前列,并多次在省級及全國手術視頻比賽中獲獎。早在9年前,該院的胰腺癌根治術在全國的手術視頻大賽中就獲得第2名。這名患者不術后康復良好,至今沒有復發。

頭頸部惡性腫瘤占比漸高

“頭頸部惡性腫瘤占全身惡性腫瘤的5%-10%,除了甲狀腺癌發病率最高,其次就是鼻咽癌、喉癌,由于部位隱蔽,早期癥狀輕微,就診時往往已是中晚期。”鄞州二院副院長、耳鼻咽喉學科帶頭人楊有雄主任醫師告訴記者,數據表明,鼻咽癌發病率世界平均水平是1.2/10萬,中國平均水平是1.9/10萬,而鄞州區為5.47/10萬,遠遠高于全國水平。喉癌全國平均發病率是2.04/10萬,鄞州區常住人口發病率是2.70/10萬,并且這幾年有逐漸增高的趨勢。

大部分研究者認為,引起喉癌的原因與吸煙、飲酒、接觸有害粉塵以及乳頭狀瘤病毒感染等有關,而鼻咽癌的發病則與EB病毒感染有密切關系。楊有雄指出,EBV DNA是一個理想的鼻咽癌檢測篩查指標,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9.1%和85%。2020年起,鄞州二院就把鼻咽癌EBV DNA早期篩查納入到普通體檢中,目前針對普通人群血液檢查EB病毒DNA陽性率為0.8‰。

“早篩查、早診斷、早治療非常有必要。”為此,楊有雄每周一下午在鄞州二院開設了喉癌、鼻咽癌篩查專家門診。他主持的“喉癌、鼻咽癌早期篩查”項目還獲寧波市公益類科技計劃項目立項。

楊有雄提醒,鼻咽癌患者早期往往表現為頸部腫塊、回涕帶血、鼻阻塞、鼻出血和耳鳴、耳悶塞等癥狀;喉癌早期則通常表現為聲嘶、咽喉異物感、吞咽障礙或疼痛、痰中帶血。當檢查發現喉角化病、喉黏膜白斑病、成人喉乳頭狀瘤和慢性肥厚性喉炎等喉癌前病變時,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,在癌變前提前干預,防患于未然。

女性不應忽略的婦科腫瘤威脅

“宮頸癌是較常見的惡性腫瘤,有明確的前期病變階段,發展到癌需數年甚至更長時間,有足夠的時機來重復進行篩查。”鄞州二院副院長、婦科學科帶頭人胡超峰主任醫師表示,高危HPV持續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原因。

近40年來世界范圍內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明顯下降趨勢,與加強健康教育、HPV疫苗接種和宮頸癌篩查有關。不過,全球統計數據表明,新發宮頸癌的平均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。在我國,40-50歲女性為宮頸癌高發人群,60-70歲是發病的又一高峰年齡段。

宮頸癌早期可能沒有任何癥狀,但隨著疾病的進展,患者會出現接觸性出血、異常陰道流血流液等癥狀。胡超峰建議,廣大女性必須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,9-45歲的適齡女性均可接種HPV疫苗,這些都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方式。

胡超峰說,子宮內膜癌是一種生殖內分泌失調性疾病,主要是由于雌激素過度刺激子宮內膜引起。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月經初潮早和絕經晚、不孕不育和卵巢疾病等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;飲酒、吸煙等不良生活方式也與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存在一定關聯。

子宮內膜癌好發于絕經后女性,75%發生在50歲以上,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。異常陰道流血是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癥狀,有些患者還會出現異常陰道排液。因此,女性出現不正常出血、月經紊亂、陰道異常排液時一定要及時就醫。

另一種威脅女性健康的“沉默殺手”是卵巢癌,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,發病率居我國婦科惡性腫瘤第三位,呈用逐年上升趨勢。

胡超峰說,卵巢位置在盆腔深處,目前還缺乏特別有效的篩查手段,所以早期不易被發現。目前已知的危險因素有遺傳、激素、婦科疾病、生育因素、環境和生活因素等。一旦并發腹水或轉移,有可能出現下腹不適、腹脹、食欲下降等癥狀。

他表示,卵巢癌沒有確切的預防方法,和預防其他所有癌癥一樣,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、積極的心態和均衡飲食。此外,定期的婦科檢查和B超檢查必不可少,有遺傳因素的高危人群也可進行基因檢測。

泌尿系統腫瘤發病率逐年攀升

“面對腫瘤病人,我們醫生能做什么?就是幫助病人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。”鄞州二院副院長、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朱偉智說,前列腺癌是近十年來我國發病率上升最快的腫瘤之一,并呈年輕化趨向。預計2030年,我國前列腺癌新發患者數量將達23.7萬人,新發患者年增長率約為5%。

到鄞州二院泌尿門診就診的前列腺癌病人,往往是因為排尿不暢或者認為自己“年紀大了”。但前列腺癌早期一般無明顯癥狀,因而被稱為“沉默的殺手”。若等到出現癥狀再去就醫,往往已為中晚期,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。而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若能及時接受根治性治療,臨床治愈率可達95%左右。

因此,朱偉智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,每1-2年都應進行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(PSA)的系列動態檢測,對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,更應該從45歲開始定期PSA檢查和隨訪。

鄞州二院泌尿外科致力于“精準診斷、精準治療”,去年共為158例患者實施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。其中“改良筋膜內的根治術”是一大特色,朱偉智把它比喻成在一個熟雞蛋上進行蛋白和蛋衣的剝離,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尿道周圍結構,有效減少尿失禁等并發癥,很多患者還能恢復性功能,讓男性患者沒有難言之隱。

醫院還建立了多學科協作團隊,針對晚期腫瘤采用多學科綜合治療和疾病全程管理,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,提高了生活質量。

除了前列腺癌,膀胱癌也是在泌尿外科常見的惡性腫瘤。朱偉智表示,血尿是膀胱癌的常見癥狀之一。體檢時發現尿液有血尿,或出現間斷性的無痛肉眼血尿,就應該及時就診,明確診斷。

一般來說,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通過電切治療預后較好,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則需接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。鄞州二院通過優化手術流程和技巧,大大提高了腹腔鏡膀胱癌根治手術速度,手術時間由原來的5-6小時縮短至目前的3-4小時。已有多名年輕患者在這里接受“保留性神經的膀胱癌根治術+原位膀胱手術”,既保留了男性功能,也改善了生活質量。該手術曾受到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副主委、浙江主委謝立平教授的點贊:“手術完成精度和時間居全省前列,已經進入全國第一方陣。”

這一類進入“全國第一方陣”的領先手術在鄞州二院泌尿外科還有很多。鄞州二院每年要做上百例腎臟腫瘤手術,其中80%以上都是保腎手術。2019年起,泌尿外科學術帶頭人翁國斌在省內較早開展“工作臺保留腎單位自體腎移植手術”,在“冷缺血”的情況下,完成腎臟腫瘤切除并重新移植回患者體內,最大程度保留腎臟功能。該院最早以自體腎移植治療腎腫瘤的患者已經接受手術兩年,隨訪檢查發現腎功能至今保持較好,而且沒有發現腫瘤復發情況。

“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是前提,每年做一次腎臟B超檢查很有必要。”翁國斌說,雖然目前全球癌癥防治形勢相當嚴峻,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,至少40%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,如果發現早并及時、精準地治療,至少1/3的癌癥是可以治愈的。癌癥防治,需要全民行動起來。


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